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8/11/29/036452909.shtml"
天津北方網訊:中國人認識薩拉熱窩一般來自兩種途徑: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歷史教科書中講到的一戰導火索。2018年5月,中波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正式生效,波黑成為第12個與中國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的國家,也是繼塞爾維亞后第二個對中國實行全面免簽的歐洲國家。在免簽協定的帶動下,中波兩國人員經貿往來也將愈加密切。薩拉熱窩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最具潛力的中國公民赴歐洲旅游目的地之一。薩拉熱窩街景 魅力之一:免簽方便,物價便宜 波黑全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中西部,國土面積5.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53萬,薩拉熱窩是這個國家的首都。根據免簽協定,兩國持普通護照的人員因旅游、商務、探親、過境等短期事由前往對方國家,每180天可以免簽停留最長達90天。這意味著中國游客可以在黃金周時多一個躲避國內景點人海的選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波黑通用波黑馬克,一馬克差不多相當人民幣4塊錢。城市街道上隨處可見貨幣兌換網點,游客能夠很方便地將手中的歐元或者美元兌換成馬克。盡管薩拉熱窩是一個歐洲國家的首都,但物價水平對于來自國內的游客還是非常友好的。市中心老城區環境中等的酒店住宿一晚大約80馬克,旅游景點手磨咖啡2馬克一杯,正餐人均30馬克已經相當豐盛了。 魅力之二:文化交融,歷史厚重薩拉熱窩“東西文化相遇線” 薩拉熱窩文化多元,素有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這座城市歷史上曾先后屬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奧匈帝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薩拉熱窩老城區的地面上刻印著一條東西文化相遇線,線條以東是土耳其文化區,朝東眺望,游客仿佛置身伊斯坦布爾街頭;向西景色完全不同,街道筆直寬闊,兩側鱗次櫛比的是西歐古典風格建筑。游客站在街口,只用回眸無需移步,就可以將風格迥異的宗教建筑盡收眼簾。拉丁橋 薩拉熱窩的城市布局傍水鋪陳,米里雅茨河穿城而過。數座不同時期的橋梁橫跨河上,溝通著兩岸的居民。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建于18世紀的拉丁橋。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就在橋頭被刺客槍殺,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值一戰結束100周年,來薩拉熱窩憑吊歷史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旅游主題。 魅力之三:電影尋蹤,懷舊之旅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上世紀70年代在國內公映時可謂風靡一時,成為整整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電影中絕大部分情節都在薩拉熱窩實地取景。雖然經歷了90年代波黑戰爭的戰火洗禮,但電影中重要場景的拍攝地依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漫步薩拉熱窩老城,電影中的經典鏡頭就像卷軸畫一般徐徐展開,使中國游客倍感親切。清真寺和鐘樓 貝格清真寺是電影中游擊隊員、鐘表匠謝德遭遇敵人伏擊犧牲的地點。一旁矗立的鐘樓就是雙方激烈交火的制高點。沿著老城狹窄的街道繼續探尋,鐵錘敲打銅器發出的叮當聲使人駐足,這里便是歷史悠久的銅匠街。電影中,游擊隊員在迷宮般的街道里與敵人周旋,銅匠們使勁敲擊金屬掩護瓦爾特逃脫追捕。現在這里是售賣旅游紀念品的特色商業街,奧斯曼帝國為薩拉熱窩帶來的銅器制作技藝為這座城市創造了新的商機。時常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游客流連于此,不少店主干脆打出了中文招牌。銅匠街薩拉熱窩傳統的手工銅制品雕刻工藝紀念品店老板和他的中文招牌 魅力之四:冬奧余暉,滑雪勝地 薩拉熱窩曾是1984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仍不難看到當年這場體壇盛會為這座城市帶來的榮光。無論是旅游紀念品還是墻壁上的涂鴉,84冬奧會吉祥物小狼Vucho的曝光率仍不減當年,儼然依舊承擔著城市代言人的角色。波黑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雪。在薩拉熱窩東南和西南部山區,各有一處優良的滑雪運動場。它們是84冬奧會的滑雪比賽場地,至今依然保持著極強的專業水平。每年12月至來年3月的滑雪季,大量來自歐洲各國的滑雪運動愛好者匯聚于此,享受專業場地和實惠價格帶來的超值運動體驗。隨著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的舉行,國內雪上運動逐步普及,成為青年人時尚健康的運動方式。薩拉熱窩以其悠久的雪上運動歷史、專業的雪上運動場地以及相對經濟的消費成本,成為吸引國內玩雪人們歐洲運動之旅的又一選擇。 2018年上半年,中國已成為波黑第五大游客來源地。在薩拉熱窩,中老年游客能夠通過品味歷史,追憶青春來感受這座城市的厚重,青年人則可以在冰雪運動和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觸摸這座都市跳動的脈搏。薩拉熱窩是老少咸宜,適合全家出游的旅游目的地。采訪中,記者遇見幾位來自國內的游客,他們說:可能薩拉熱窩并沒有哪處是需要特別打卡的景點,這里每一街每一巷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大景點。(津云新聞記者洪濤)
關鍵字標籤:歐洲團體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