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713617914884191&wfr=spider&for=pc"
哈爾濱新聞網發布時間:03-1120:52哈爾濱新晚在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 日凌晨,2019 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在蘇格蘭落幕。在決賽中,由閆卓(女)、徐新臣、張明亮、王海濤和張強組成的中國隊以 5:2 的比分戰勝了東道主蘇格蘭隊,歷史上首次奪得了該項賽事的冠軍。他們也繼去年平昌冬殘奧會奪冠后,成為了輪椅冰壺項目的大滿貫。(隊員閆卓與王海濤在比賽中,圖片來自網絡)在 5 名隊員中,王海濤、徐新臣和張強來自黑龍江,教練李建銳和隊長王海濤是地道的哈爾濱人,張強和王海濤則是去年平昌冬殘奧會的主力運動員。其他兩名隊員閆卓和張明亮分別來自北京和河北。(隊長王海濤)本次比賽,中國隊發揮出色,他們先是在循環賽中取得 8 勝 3 負,以第一名的身份率先進入半決賽,隨后又在半決賽中以 5:2 戰勝了韓國隊。(中國隊出征本次世錦賽的全部隊員,從左至右為王海濤、張明亮、徐新臣、閆卓、張強,圖片來自網絡)決賽中,中國隊繼續強勢發揮。在第八局比賽中,對手蘇格蘭隊眼看大勢已去,提前握手認負。(張強、王海濤與閆卓在哈爾濱進行訓練時)這次出征輪椅冰壺世錦賽的中國隊并非去年平昌冬殘奧會冠軍的原班人馬,而是之前在哈爾濱經過測試賽和個人技術測試后,根據隊員們的積分來確定世錦賽人選而組成的隊伍。(訓練過后,隊員們一起探討戰術)在隊伍陣容確定后,隊員們又在哈爾濱奧禹冰壺俱樂部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集訓后,才出發前往蘇格蘭參加世錦賽的。(隊員徐新臣與張明亮在比賽中)對于本次世錦賽的奪冠,隊伍的哈爾濱籍教練李建銳賽后在接受 ZAKER 哈爾濱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循環賽前半段隊員們明顯偏緊,對場地也不太適應,經過幾場比賽后逐漸把狀態調整到最佳,他對比賽中運動員們所表現出的技戰術水平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表示滿意。(隊長王海濤在比賽中,圖片來自網絡)教練做過外賣小哥 隊員當過游戲代練(中國隊在頒獎儀式上,網絡配圖)11 日凌晨,2019 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決賽在蘇格蘭結束,中國隊以 5:2 戰勝了實力強勁的東道主蘇格蘭隊,歷史上首次問鼎該項賽事的冠軍,繼冬奧會奪冠后,成就了輪椅冰壺項目的 " 大滿貫 "。比賽結束后,ZAKER 記者第一時間通過微信采訪了教練李建銳和隊員王海濤、張強,講述了這支隊伍奪冠背后的故事。教練李建銳——當過外賣小哥的金牌教練2007 年,體育總局委托黑龍江省殘聯組建輪椅冰壺隊,這是當時國內唯一一支隊伍,畢業于哈爾濱體育學院、又在省殘聯的李建銳成為了這支隊伍的教練。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又不能照搬健全人冰壺的打法,李建銳帶領著幾名隊員開始了對這個項目的全新探索。每天不到 5 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成了李建銳那時的日常。(教練李建銳,網絡配圖)那是一段他每天要扛著輪椅,又要抱著幾名隊員下樓的日子。" 從 5 樓先把隊員抱下去,再把輪椅抬下去,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道是怎么挺過來的。" 據李建銳回憶,2010 年一次訓練時,隊員的輪椅把手在下樓時突然斷裂,幸虧所剩臺階不多,沒有造成事故。訓練結束后,他還要再把隊員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拉上樓。在五層住了一年多之后,他們搬到了二層,上下樓的勞動量減了一大半,但李建銳的背部還是留下了舊傷。而為了給健全人專業隊留有足夠的訓練時間,輪椅冰壺隊只能 " 見縫插針 " 地找其他隊伍的休息時間訓練,經常要后半夜兩三點起床,在天未破曉時來到冰壺場。(閆卓與王海濤慶祝勝利,網絡配圖)更讓他們困擾的是最開始訓練時,每天的訓練補助只有 5 元錢。為了補貼家用,李建銳那幾年送過外賣,干過服務員,洗過車,還和運動員一起擺過地攤。面對生活和身體的雙重壓力,他曾想過離開,但隊員的挽留加上自己不服輸的勁頭,讓李建銳留了下來。" 我答應過他們,一定帶著他們讓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升起。為了兌現這句承諾,我一直在堅守。" 終于,從默默無聞到金牌教練,李建銳把自己人生中最好的 12 年,留給了這支中國殘疾人冰雪項目的榮譽之師。隊員王海濤、張強——輪椅冰壺讓他們不再漂泊如果不是輪椅冰壺,隊長王海濤或許現在會推著輪椅在依蘭老家務農,隊員張強會繼續在假肢的幫助下,游走在黑龍江的各個城市,干著不知有沒有明天的游戲代練。(王海濤在比賽中,網絡配圖)現在,近 20 公斤重的冰壺,他們每天用手杖一推就是 50 次,每個人一天要付出 1 噸的力量。而在王海濤和張強看來,正是這樣日復一日地辛苦訓練所帶來的肌肉記憶,讓他們從之前的迷茫走向了如今的自信。(張強在訓練中)小時候的王海濤和張強也擁有快樂的童年,但由于突發急性脊髓炎和車禍,兩個人分別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在康復的道路上,王海濤曾經在回家途中跟著母親連人帶車摔倒,身上卡得鮮血淋漓;張強也曾因與佩戴假肢被磨得滿身傷口而險些自暴自棄。(王海濤在訓練中)2007 年和 2008 年,張強和王海濤先后進隊,開始了與輪椅冰壺的不解之緣," 訓練時的凍傷、外出比賽坐火車被燙傷的事兒總會發生,因為我們的下肢沒有知覺,有一次隊友的腿被火車上的暖氣燙熟了一塊以后才被發現。" 面對受過的苦,兩人顯得云淡風輕。作為一個健全人,記者站在冰壺場上兩個小時都感覺渾身發抖,可他們在這塊場地上,每天的訓練量都在 5 個小時以上,艱苦程度不言而喻。(世錦賽參賽隊員合影)" 如果沒跟這個項目結緣,我們可能只是中國 8500 萬殘疾人中最普通的一員。然而通過訓練比賽,我們去過十多個國家,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更開朗。相比這些,那些受過的苦也算是值得。" 王海濤和張強說。現狀——結婚生子買房,他們有了自己的家2018 年平昌冬殘奧會的奪冠,讓全世界認識了這群樂觀堅強的中國姑娘小伙;如今又拿到了這枚世錦賽的金牌,他們成為了輪椅冰壺界的 " 大滿貫 "。一系列好成績的取得,也讓他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隊員們在訓練之余討論戰術)如今,輪椅冰壺隊不再需要遷就健全人運動員的訓練時間,也不再需要教練抱著他們、抬著輪椅下樓,而是在全程無障礙的冰壺館進行著每天日常的訓練。在這家名叫奧禹冰壺俱樂部的場館里,隊員們用以前從未想象過的方式,對在北京冬殘奧會上衛冕的目標默默地努力著。(隊員們的訓練環境得以改善)訓練場上,他們戴起了充電加熱的護膝,不再需要為凍傷發愁;王海濤和張強兩位奧運冠軍也都在哈爾濱買了房、安了家,隊長王海濤也成了準爸爸。而張強在挑燈夜戰中,考取了通過率只有 20% 的醫師資格證,想在冰壺場外能多一種技能。冰壺教給他們的自強不息,也逐漸從場內延續到了場外。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實習生 佟思奇 記者:張堃雷編輯:劉鋮
關鍵字標籤:輪椅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