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digi.tech.qq.com/a/20171030/004396.htm"
騰訊數碼訊(文心)據AndroidAuthority網站報道,通常手機壞了你會怎么辦?如果是iPhone,你很有可能選擇去蘋果專賣店維修,蘋果員工會提供維修服務,在質保期內用戶無須付費,超過質保期就需要付費了。這正是蘋果所期望的,它希望iPhone出故障了,用戶只去蘋果專賣店維修。智能手機維修難度比以前更高了。澳大利亞手機和筆記本維修連鎖店HunterPhoneandLaptopDoctors負責人保羅伊利亞斯(PaulYlias)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很多客戶都會拿一款設備來問我,‘它還能維修嗎?’這讓我感到吃驚。我總是這樣回答他們,‘當然可以’。”我的回答逐年成為問題,因為,在手機中,屏幕與玻璃、金屬之間的貼合越來越無縫,在維修時日趨難以下手。甚至是讓用戶方便地更換電池的現代智能手機數量,都在不斷減少。很長時間以來,LG一直堅持可拆卸電池設計,最近采用這種設計的機型是V20和G5。但是,LG的新一代產品V30和G6,放棄了可拆卸電池設計。雖然遭到粉絲抗議,他們聲稱以后再也不會購買LG手機了,LG做出這種變化的目的,是希望能銷售更多手機。電池技術并沒有出現大幅改進,采用不可拆卸電池設計無助于延長電池續航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做出這種變化呢?大多數智能手機廠商都表示,這完全是為了開發更漂亮、更薄的防水產品。多年來,三星和索尼手機就一直具備防水功能,許多廠商都向它們看齊,推出具有防水功能更強大的手機硬件。防水和漂亮的外形總是會受到好評,這是其他手機廠商跟風采用這種設計的原因。防水不再通過接口周圍的墊圈和封條實現。隔離和優秀的膠水是防水的主力軍。前板和背板的絕大多數地方都使用超級膠水,防止水進入設備內部。正如維修人員已經發現的那樣,膠水的問題在于它不容易拆卸,更不用說再安裝在一起了。要撬開一款新設備,用戶需要使用溫度足夠高、能軟化膠水的工具從電吹風吹出的熱空氣很適合DIY(自行動手)維修人員使用。如果曾經成功的打開過新手機,就會發現想再次使用原來的膠水是不可能的。你的設備可能會被破壞。你可以能夠修理或更換內部元器件,但即使是用戶認真地重新組裝設備,要使設備恰當地密封是不可能的。至少,你不愿意進行防水測試。設備維修社區iFixit首席執行官凱爾威恩斯(KyleWiens)通過電子郵件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各廠商競相不惜任何代價地降低產品厚度。我稱之為設計厭食癥不惜代價地降低產品厚度。設計一款防水、方便維修的小型智能手機是完全可能的,我們尚未看到設備廠商在這方面發力。”緣何產品壽命越來越短?DIY維修人員反對的問題是退化。我們以電池為例進行說明,現代鋰離子電池生產目標就不是盡量延長使用壽命,而是存儲盡可能多的電能。由于蘋果拒絕為其更換尚在質保期內的電池原因是電池充電次數超過500次,一名iPhone用戶把蘋果告到挪威消費者保護機構。AndroidAuthority表示,如果每天給手機充一次電,充電500次意味著電池使用期限僅略超過16個月這還是高端手機廠商的產品。沒有人能保證第三方廠商的替代電池能提供同樣水平的質量,甚至會引發安全問題。“現在的產品不比從前了”的想法出現在腦海,現實情況很難不讓人這么想。以家用電冰箱為例。許多人家里都有一臺過去的老款冰箱,專門用來冷凍飲料,許多這樣的冰箱都使用30年了,甚至更長時間。自1970年代以來,新冰箱的能耗降低了75%,價格也只有當時的33%。2007年全美住宅建筑商協會和美國銀行住宅業務部門公布了與各種電器使用壽命預期有關的數據。報告稱,正常的冰箱應當能使用13年時間。1993年時,同一調查預測電冰箱使用時間為17年。使用期限縮短,是電冰箱價格降低和能源效率提高的自然函數。是計劃報廢在作祟嗎?計劃報廢計劃報廢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汽車產業。1920年代,通用汽車意識到,每年款式的變化,能說服一些車主相信,他們需要購買最新和最好的產品,從而刺激銷售。這一策略其實更多地與感知過時有關,汽車樣式每年都有較大變化。這些變化使得買主在汽車遠沒有出故障前想擁有具有更現代外觀的車型。計劃報廢的黑幕是由調查太陽神卡特爾的媒體記者揭開的。這個卡特爾包含有全球多家燈泡廠商,它們人為地把燈泡使用時間由2500小時(在1920年代中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了)縮短至1000小時,這迫使人們更經常地購買電燈。這種人為降低耐用度的做法,迫使消費者購買燈泡的頻次遠高于技術應有的水平。計劃報廢和智能手機的交叉點就是阻礙修理。修理低價電子產品物非所值,低價玩具或廉價數字手表,從經濟上說沒有維修的價值。拋棄它們會增加垃圾、生產它們需要消耗自然資源,破壞環境。我們的智能手機,目前價格在1000美元左右,里邊有稀有金屬,有修理的價值。它們的設計日趨表明,它們想讓用戶不能自行修理手機。2011年,蘋果在推出iPhone4時用梅花型螺絲取代了常見的十字槽螺絲,提高了手機用戶和維修店“修理簡單故障的”難度。這種類型的螺絲獨家在蘋果所有生態鏈中使用,沒有新型螺絲刀這種螺絲基本上擰不開。梅花型螺絲的表現并不更好。插槽很淺,倒圓邊意味著要擰緊螺絲并非易事。梅花型螺絲只應用在蘋果設備外部。如果說它更好,或生產成本更低,蘋果會把它應用在任何地方,顯而易見的是,梅花型螺絲的目標就是讓用戶不能對產品進行維修。這一變化意味著,消費者在產品修理方面將更依賴蘋果。它還會提高第三方維修的價格,因為增添工具需要投入更多資金,放慢手機修理速度。蘋果從未授權一家獨立公司修理iPhone,即使是授權經銷商。另外,蘋果也沒有發布過維修手機的指南。如果屏碎了,你是維修已經使用了一年的手機,還是把修手機的錢用在購買一款新手機上?據伊利亞斯稱,碎屏或包括碎屏在內的故障,占到修理手機的80%。他說,“人們可能能忍受損壞的Home按鍵或耳機插孔,但如果屏幕碎了,用戶就會考慮修理手機。當維修成本接近新手機價格時,只有在用戶堅持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動手維修。用戶堅持維修手機的理由,通常是需要取回數據,或他們對手機有感情了。”蘋果會在整個過程的每個步驟“做手腳”,促使用戶購買新手機。這么做的并非只有蘋果。華為也在令人驚訝地效仿蘋果,在P9和P10系列手機中采用梅花型螺絲。多年來,任天堂Gameboy和游戲機一直使用非標準化螺絲,目的就是阻礙用戶或維修人員對它們進行簡單維修。索尼則在苗條的PlayStation3中使用內梅花頭螺絲。工具時代:維修權運動維修權運動在反對日趨鎖定其產品的廠商方面獲得了巨大聲勢,其中心不僅僅是手機。在美國,維修權運動聲勢浩大,相關法案已經進入12個州議員的議事日程,其中包括內部拉斯加州、馬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在許多州,維修權運動一個特別焦點是農場主維修包括拖拉機(越來越依靠軟件)在內的關鍵設備的能力受到限制。如果他們不能自己維修出故障的設備,農場主不希望自己的選擇僅僅局限于給駐本地的約翰迪爾公司(JohnDeere)代表打電話。歐洲議會最近通過一項內容廣泛的議案,呼吁制定法律法規,強制制造廠商提高設備故障時的可維修性和環保性。這項議案特別提到了電池。威恩斯表示,“在美國,立法的目標是向用戶提供信息、零部件等。它不會干預產品設計,但將確保用戶能獲得維修產品所需要的資源。在歐洲,立法機構會考慮生態設計,禁止在電池中使用膠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開端。”人們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根據民間調查機構Eurobarometer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調查,77%的歐洲消費者會選擇修理出故障的物品,而非購買新產品。但如果維修成本過高或服務水平過低,他們會更換或淘汰出故障的物品。AndroidAuthority稱,打臉這一調查結果的一個事實是,三大廠商蘋果、三星和華為不可拆卸電池手機的持續成功,以及LG感覺到必須采用這種設計,并發布了V30和G6。擁有自己喜歡品牌的最新手機,希望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能動手修理它,不應當是相互矛盾的。每一代手機的修理難度在不斷提升。蘋果生產了一臺有29個手臂的機器人拆解iPhone6和6s,將盡可能多地回收原材料。除非業界趨勢發生重大變化,未來數代的手機,很可能只有機器人才能打開。剛剛上市銷售的谷歌Pixel2XL手機由LG代工,通過采用模塊化設計,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幾步,但在維修方面,它的評分僅為6/10(滿分為10分),低于第一代Pixel的7/10。威恩斯表示,“我們喜歡Pixel2XL,它是為數不多的不用加熱工具就能打開的Android手機之一。”未來的發展制造商應當承擔計劃報廢的責任,很顯然的是,它們不愿意承擔責任.消費者希望獲得基本維修權,大公司則對基本維修權持反對態度,但沒有披露原因。企業希望繼續設計“生命周期”不長、能防止用戶修理的設備,它們好向消費者銷售更多商品。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關鍵字標籤:手機現場維修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