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開公司辦營業執照材料齊全合法就予登記羊城晚報|2017-07-1414:50 昨天上午,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化商事制革改革先行先試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 《若干規定》共有10條,主要是對標國際營商環境先進水平,出臺便利化登記措施,著力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制度性成本,提高準入效率。這意味著企業到南沙自貿區開公司辦營業執照,只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就準予登記。工商機關只對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不再實行審批。企業商事登記確認制的實施,在國內堪稱開啟先河。 據悉,截至2017年6月底,南沙新區市場主體總數已突破7萬戶,較自貿區掛牌前翻了一番;自貿區新增企業30221家,是掛牌前的45.8倍。 1 亮點 “放”得更活,讓審批更少、更簡 《若干規定》第一條“實行企業設立審批改革,啟動一般企業商事登記確認制”,是這次改革的最大突破和亮點。這意味著工商部門將放開手中審批權,真正還權于市場。企業設立,不再實行審批,改為商事登記確認制,實現與國際通行規則的商業登記模式接軌。今后到南沙自貿區開公司辦執照,只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就準予登記,工商登記機關只對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相當于企業辦理市場準入的“身份證”。 《若干規定》從理念到體制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適應新形勢下推進“放管服”改革要求。企業設立不再審批,改為行政確認,促進政府職能從以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向以宏觀管理、監督管理為主轉變。企業辦理營業執照變得十分透明和可預期性,能夠更好地安排企業籌建和組織生產經營。 2 亮點 “管”得更好,讓監管高效、智慧 《若干規定》還進一步確立了南沙自貿片區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現代監管模式,完善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打造全區“一張網”,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對企業全生命周期信用監管的全覆蓋,通過創新監管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實施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強化政府部門協同監管、信用聯合獎懲,構建起信用依托、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多元共治自貿區事中事后監管體系。 3 亮點 服務更優,讓企業少跑、不跑 《若干規定》把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改進工商登記服務的重點,實施全程電子化和智能化網上辦理,優化商事登記服務機制。 為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完善“綠色通道”服務機制,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幫辦、常事快辦”的原則,根據申請人需求及實際情況,提供免預約、提前介入、主動指導、上門服務、當場辦結、容缺登記等服務。 為確保權力陽光運行,實行限時辦結承諾制度,公開業務受理、辦理實時進度和結果,接受監督。 為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添堵,實行窗口無否決權制度,對服務對象提出的沒有明文規定的新情況、新需求等問題,實行嚴格首問首辦責任制,不能簡單說“不能辦”、“不清楚”、“不知道”,要告知辦理的方法和路徑,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記錄、及時上報,不設路障設路標,讓群眾知道怎么辦。 為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建立完善“容缺登記”制度,申請人非關鍵性材料缺失或有誤的,一次性告知需補正的材料、時限,申請人承諾后,先行受理和辦理,允許“先上車后補票”。 4 亮點 對標國際,企業開辦運營“五個一” 南沙自貿片區提出對照世界銀行“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指標找差距,《若干規定》進一步放寬政策限制,實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經營范圍申報備案、住所(經營場所)自主申報等,尤其是聚焦開辦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問題,將原來依次辦理的“商事登記、刻章備案、銀行開戶”3個環節整合成1個,實行一窗受理、一表登記、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檔管理的“五個一”工作模式,企業1天內可領到營業執照,3天內完成印章刻制和開通銀行基本賬戶,開辦企業便利度達到國際先進地區水平。 此外,南沙還將進一步放寬企業名稱限制,規定提出允許企業將已經注冊為商標的英文字母用作名稱字號或字號的一部分;放寬名稱中使用“國際”字樣的限制,進出口企業在名稱中可直接使用“國際貿易”“對外貿易”“進出口”等行業用語。
更多詳細資料:www.jinmao.com.tw/faq.php 文章来源: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en/zhnb/2017/0714/14/32492157_all.shtml |